本篇文章1458字,读完约4分钟

学术腐败成为公众话题,而近年来,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的模仿现象却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关注。 模仿现象的普遍化、模仿模式的隐蔽化、对模仿行为的片面理解,是毕业论文模仿问题的几大表现。

有些学者认为模仿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毕业论文中,这当然是夸大其词。 但是,对于特定的学科、特定的专业,由于模仿的低价化,模仿确实成为了普遍的问题之一。 例如,很多人文社科专业的毕业论文,缺乏实际的调查和研究,只靠文案的分解来做论文。 虽然不能说文案分解没有意义,但重复分解和简单分解是大学生毕业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分解结果来自前人现有的成果,毕业论文被炒作。

日前,北京大学图书馆宣布,将停止与中国知网的合作,引起舆论的关注。 大部分是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表的学术论文,包括一些硕博论文,其全文被知网收录。 与国际分散的论文数据库系统相比,中国知网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的论文巨无霸。 许多专业的学生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形成了对知网的高度依赖。 毕业论文通常是在知网上下载、拼凑、整合相同主题、相似主题的论文,不排除这样的论文被知网收录“重用”的可能性。 北大图书馆宣布不购买知网数据后,学生曾被调侃过——这可能会阻碍当时毕业生的论文撰写,但也很可能会大幅提高当时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

目前,各校通过比较毕业论文抄袭现象,建立了一系列反抄袭机制。 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子矛盾攻击子矛盾——利用知网提供的论文重复率检测系统,分析毕业论文的重复率。 由于知网囊括了大部分学术资源,这种检测方法确实有其合理性,并未使以前流传的全篇模仿有力。 但是,计算机分解出的重复率只是一个数字,无论是10%还是20%,都只不过代表了模仿可能性的变化。 事实上,模仿者写字句表达也可以使重复率不到5%,但认真引用的作者可能会面临重复率高的不自然。 机器检查只能比较词句的不同,不能检测出思想和精神的重复。 更奇怪的是,知网的论文检测只针对机构客户,但一点点的机构人员利用这个“特权”向学生销售检测报告,很多学生事先在淘宝购买自己的论文检测报告,根据具体的重复复印件进行编辑,在学校正式检测中被发现。

“毕业论文借鉴还是抄袭?这不该是个问题”

平心而论,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的学术原创能力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具有独特观点、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并不容易。 基于这样的事实,包括导师、论文评审委员会在内的培养者,对论文的独创性要求降低了标准。 这是因为论文答辩过程中发生了“放水”现象。 对于本科乃至硕士生来说,学校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论文关注的重视程度,毕业论文水平的高低只取决于导师个人是否看重羽毛,是否有“严师出高徒”的观念。

模仿现象的长时间存在,使学生对论文的模仿形成了轻率的态度。 许多学生认为,一篇论文的产生,是大量“参考”、“引用”不可缺少的过程。 这无形中提高了“模仿”这一行为的规定标准。 本来,学术论文是学术思想和观点的表达,如果自己的思想不是原创,并且有确定的来源,就可以认定为模仿。 现在,模仿变成了技术上的评价。 而且,对模仿的认识也停留在复制层面。 就好像两个复制品所有的词都不一样,不是模仿。

要扭转现在这种普遍的模仿现象,首先必须从推翻学生对模仿的认识开始。 一篇文案到底是参考还是剽窃,这本来就不应该成为问题。 这需要学术界自上而下地带头,也需要学生把毕业论文的写作看成是学习过程中的大事。 另外,社会也必须提高论文的重视,很少家庭在招聘时要求浏览学生的毕业论文。 如果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统一,对毕业论文的恐惧就会上升到新的阶段。

标题:“毕业论文借鉴还是抄袭?这不该是个问题”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j/33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