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4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社科院24日在北京举行了“美元霸权与经济危机”首发仪式、世界金融危机和多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研讨会。 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王振华在这本书中指出,中国有望在年前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阻滞。 ( 7月24日中国信息网)

中国无疑期待着9年后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阻滞。 我想问的是,这种乐观的预测我们可以兴奋地期待,但必须更合理地应对。

王振华在文案中观察到,印度和中国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当美国、欧洲、日本每年不到2%时,发达经济区块和新兴市场经济区块之间的相对实力将发生剧烈变化。 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在年前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区块。 也就是说,人们期待中国在年前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板块只是基于以“如果”为前提的推论。 换言之,假设条件不明确,假设条件发生了变化,例如印度和中国不能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美国、欧洲、日本不能每年达到2%以上的增长率,结论自然不成立。

退一步说,即使年前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阻滞成为现实,也不能说万事大吉,不值得抬头庆祝。 中国人多暂且不说,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不干净,要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阻滞是世界“国家首富”,不是“国民首富”。 国家统计局2005年gdp达到182321亿元后,备受国际舆论关注,中国似乎一夜之间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板块,但实际上中国人均gdp和经济结构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综合差距约为100年。 根据世界银行04年的人均gdp排名,第一位是卢森堡的43940美元。 法国和英国的人均gdp分别为24770美元和28350美元,在这个排名中,中国只排在第100位左右。

经济学家表示,国际舆论在注意中国经济指标时,总是忽视每个人平均这一重要指标,热衷于扩大总量指标。 中国的经济总量很大,但人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增长速度很高,但经济质量不太理想。

其实,gdp数字大并不等于国家强大。 《大国兴衰》引用经济史学家贝洛克的统计,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的宝座直到1890年才被美国夺走。 但是,中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没有被视为大国,而是在1950年以后再次被视为大国。 这大概也是晚清明明是gdp世界第一却多次被打的重要原因和痛经的教训。 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6年,中国的gdp仍然比日本高,约为1.9倍到2.8倍,但无论是日本政府、中国政府还是西方的注意家,日本都明显比中国强。 这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实力和日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抗战初期中国也确实失师失地。 值得一提的是,1978年中国gdp总量比晚清和民国时期排名靠前,但拥有尖端国防科技的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中国100多年的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是gdp总量还是gdp的世界排名和份额,都不能反映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平,更难以反映国家的国际地位。 gdp统计只不过是国力瞄准了中国的狭窄水平。 是否拥有先进的生产力和现代化的经济结构,往往比gdp更重要。

“陈庆贵:理性对看待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而且,无论先进的生产力和现代化经济结构,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与中国gdp持续增长和成为经济大国相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才流失最多的国家。 据《广州日报》7月21日报道,有数据显示,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有80%去了美国,而北京大学的比例为76%。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世界政治与安全》承认,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际上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藉口提倡“中国威胁论”的论调甚嚣尘上。 早在几年前,就有人预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能独立于世界经济的低速增长而独秀,并在十年内赶超美国。 其恶意在于,如果中国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中国将超过低收入国家水平。 如果国民福利水平提高,低收入国家在国际经济交流中可以享受的优惠待遇被压在已经不存在的人均5000美元的高帽子上,我们就更不用弥补损失,将衡量者正中国际心头。

因此,我们可以乐观地期待中国在年前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阻滞,但我们必须保持冷静冷静,在理性反思历史的基础上实现科学统一的快速发展,希望中国在年前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阻滞——盲目的乐

标题:“陈庆贵:理性对看待中国有望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j/3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