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11字,读完约10分钟

王子维作图

原标题:艺术毕业生去了哪里

编辑:每年春寒料峭的时候,很多艺术考生都会走上艰难的高考之路。 这种艺术考试的狂热在近十年来热度不减。 有谁知道离开艺术大学后这些学生去了哪里吗? 昨天的幸运儿们毕业后也是时代的宠儿吗? 他们还有自己的艺术梦想吗?

记者近期对4所艺术院校的50名毕业生进行了访问调查,为奋斗的艺术考生及其家长提供参考和参考,希望社会各界关注艺术院校毕业生的生存现状。

调查样本:(共计50人)

中央戏剧学院2004级表演系戏剧影视表演专业25人

中央音乐学院2007级作曲系作曲专业2人

中央音乐学院2008级管弦系长号专业4人

中央音乐学院2009级管弦系长号专业2名

中国戏曲学院2006级舞美系舞台美术设计专业16人

中国音乐学院1999级声乐歌剧系声乐专业1人

记者最近通过面对面的交流、问卷调查和书面、电话采访了50名艺术专业毕业生和当年的教师。 这些毕业生分别来自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4所艺术高校,他们的毕业时间从2004年开始,有的已经工作了3年以上,有的刚工作不久。

近一半没有稳定的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50名受访者中,约56%的毕业生有稳定职业、进入国家级管弦乐团、剧场或签约大型演艺企业。 24%的毕业生有自由职业者或临时职业,这部分人没有固定的合同单位,从事中小学艺术培训班的教职或亲自带班,部分依靠“短工”获得临时收入。

此外,12%的毕业生正在读硕士或博学。6%的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2%的毕业生处于无业、待业状态。

只有4%的人完全转行了

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中,从就业方向来看,约70%的毕业生从事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26%的毕业生从事与所学艺术专业间接相关的职业,4%的人彻底转行。 对本专业的态度,大部分人依然保持着热爱和有趣,只有极少数人后悔选择了本专业。 其中,50%左右的人将本专业作为事业继续快速发展。

调查结果表明,各艺术门类就业情况差异明显。 据中央戏剧学院2004级表演系班长刘继勋介绍,全班25人大部分继续做演员,目前正在演戏。 13人进入北京人艺,10人签约演艺企业,自己接戏,只有2人转到其他领域。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作曲家常平表示:“作曲与其他艺术门类有很大不同,要求学生的创作能力有阶段性的成长。 由于大多数学习作曲的学生都有很高的艺术追求,作曲系本科毕业生的60%选择继续考研。 本科阶段大多只能完成一点流行乐方面的基础创作,对于交响乐的大规模创作,研究生阶段是无法创作的。 ”。

成功很难成为最大的障碍

对于艺术生就业面临的困难、领域现状阻碍他们快速发展等问题,有些人认为成名或成功不易成为最大障碍。 市场小,机会少,艺术人才和就业市场供需极不平衡,明显阻碍快速发展的最大客观因素——薪酬、待遇低、投资大回报少也可能被一些人抱怨,这影响艺术生从事艺术领域的热情 有人认为竞争、压力大、事业强度大、领域面临市场升级等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机会非常重要,但我不会苛求”

回答者:原雨(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现在是北京人艺演员)。

原雨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2004级表演系,现在是北京人艺演员。 在原雨的采访中,她刚拍摄完电视剧《乞丐大掌柜》。 在该片中,她出演女一号,与杨新、何冰、韩学生等多位前辈戏剧。 作为北京人艺的话剧演员,与濮存昕、龚丽君等表演艺术家一起出演了北京人艺第一部重组大戏《天之骄子》。 剧中,原雨独自扮演甄、阿鸾的重要角色,饰演甄的大气庄重和阿鸾聪明活泼。 她的标题《洛神赋》的舞蹈也赢得了喝彩。

2008年从戏剧毕业后,她和12个同班同学一起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场,成为剧作家。 “人艺对我来说就像家一样,比起在外面演戏、签约经纪企业的其他同学,人艺更倾向于给我稳定感。 另外,更重要的是广阔的平台。 ”。 她说

在学过很多表演的毕业生中,原雨的学业、演艺事业非常顺利。 对于成名或成功,她的态度是:“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做好。 发掘通过一次表演经验更新的自己。 机会很重要,但我不苛求。 演员可能认为是耀眼的明星,但我认为演员是一个团体,戏剧代表着一个团体的力量。 ”。

梦想的另一种实现方法

回答者:孙笑盈(曾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现就职于某国家艺术院团)。

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1999级的孙笑盈回忆起那一年的就业过程,感慨良多。 “十年前,我们的就业方向大致上只是当了住院团和老师。 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最想做的事,但是如果那条路走不好,就需要马上转换方向,所以我转向了国家院团。 后来,我又回中央音乐学院读了在职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后,我的想法比以前现实了一点,不再执着于最初的梦想。 其实这是梦想的另一个实现方法,音乐总是我人生中,同时值得我所有的付出。 ”

孙笑盈和她的同学们也经历了曲折,她说:“现在艺术和市场面临错位和整合等情况,薪资水平普遍不高,这是我们很多同学在抱怨的事情。 出名成功的人真是凤毛麟角,特别是年轻人出彩的机会很少。 希望艺术领域今后能给年轻人更多的表现机会。”

孙笑盈一次又一次十年,没有同时放弃过,就是依靠对这个领域无限的热爱。 “年轻人要多学习,借鉴哪个成功歌手的经验,包括舞台经验和歌唱训练能力。 观察性格的培养,学会与人交往,对个体的迅速发展也很重要。 ”。 孙笑盈说。

参考案例

“一遍又一遍,不知道”

回答者:程亚鹏和张妙靖(曾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乐系,现为自由职业者)。

程亚鹏和张妙靖都在中央音乐学院管弦乐系学习长号。 他们不是北京人,毕业后也选择留在北京发展很快。 程亚鹏认为:“北京的机会当然多,音乐氛围也很好,回到家乡也不一定有用。” 他现在是自由职业者,在管乐上教有趣的小学生和中学生长号码。 暂时小学、中学和其他音乐培训机构聘请程亚鹏、张妙靖等有多年吹奏经验的乐手担任老师。 程亚鹏说:“我的月收入从1万元到1万5千元,其实比管弦乐队的同学高很多。 ”。

程亚鹏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成立音乐教育培训中心。 他说:“自从来北京上大学,我就没想过离开这里。 为了长期在北京快速发展,从长远的规划来看,应该有持有北京户口,在稳定的单位上签字。 现阶段这种不稳定的工作状态,我也一遍又一遍地不知道。 ”。

和程亚鹏相似,张妙靖毕业后也成为了个人音乐教师。 最近她在给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教很长的号码。 她说:“我很喜欢长号码,但是女孩子学习长号码没有特点。 现在很多乐队的招聘广告上都注明只招募男性,所以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充满了爱恨。 ”。 但是,她说不会放弃长号码。 因为一直以来都在练习,所以那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她将来想当高中音乐老师,所以打算明年进研究生院。

“没有必要拘泥于艺术本身”

回答者:张晓悦(曾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现为万达集团商业秀场设计管理者)。

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舞美设计的张晓悦,确定不适合从早上开始独立快速发展,就业目标锁定公司和企业,如愿成为万达集团商业秀场的设计管理。 就业方向偏向商业管理,与本专业略有差距,但并未脱离她最喜欢的艺术行业。

“上大学,找工作首先需要了解自己。 大学期间,我致力于充实自己,多向别人学习,搞好人际关系。 当时我也是我们班最早出去实习的人之一。 实习非常重要,你已经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因此受益匪浅。 一边实习一边做毕业设计很困难,但也是我时间管理能力的训练。 我养成了提前做好准备,争先恐后地完成任务的习惯。 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综合能力强也是应聘方面的加分事项。” 张晓悦以前感慨颇多,他回顾说:“学艺术的人也不必太拘泥于艺术本身,适当了解市场营销、市场运营、电子商务和顾客的感受,对自身和领域的快速发展有一定的好处。”

离开北京到地方工作

回答者:宋培河(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现就职于河南电视台)。

在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经过四年的大学熏陶和沉淀,大部分人不愿意离开充满繁荣和机会的首都。 起初,宋培河也抱着落在北京扎根的愿望,但现实并不如人所愿。 于是在通过河南电视台的招聘后,他毅然选择离开北京,到地方工作。

“考虑到自己的性格和在北京的生活压力等,我觉得没有必要执着于大城市。 地方电视台虽然平台小,但能够在有限的空之间充分发挥也是一个成果。 每月5000元以上的报酬,将随业务量增加。 我可以在地方过着比较轻松的生活,同样的条件在北京面临的重压连喘不过气来。 ”。 宋培河说,通过简历、面试等一系列时间和严格的筛选,面试时能给电视节目现场舞台设计留下深刻的印象,多亏了他扎实的专业知识。 经过任何考验最终能依赖的是真正的才能实学,投机取巧往往是不可能的。

毕业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回答者:马青青(曾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现为自由创业者)。

由于家庭的希望和领域的限制等原因,从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毕业后,马青·青青尝试了很多工作,但她最终回到了艺术领域,在网络文化媒体平台上做了自己的媒体运营,开办了自己的文化艺术中心——朴三排文化艺术中心。

尽管大多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但通过自觉学习本能和良好的性格,马青青很快就掌握了很多商业和市场的资源和技能。 在此期间,她也很重视培养自己的资源整合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在对这个领域和市场详细了解和调研的同时,在自身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她逐渐开始投资和资源整合,各方面一些事项的管理也越来越熟练,企业也自然

“我不建议刚毕业的同学头脑一热就开始创业。 这个时候还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可能需要依赖父母。 对社会、商业、市场等也没有完美的认识吧。 ”。 马青创业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标题:“近一半没有稳定从业 艺术毕业生去哪儿了”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j/34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