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2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福州9月24日电题:一生读一本照亮前进道路记年世界马克思经济学奖获得者陈征

新华社记者陈弘毅、林超

一生,陈征教授研究《资本论》,把毕生心血倾注在这部经典著作上,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道路上点亮了灯塔。

1928年,陈征出生于江苏书香门之首。 抗战胜利后,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 那个时候还年轻,不太清楚,但没想到和这本书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陈征说。

1949年5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各行业急需经济管理干部。 因此,陈征所在的苏南公学特设公司的财务管理系,以培养经济管理人才为目的,但师资不足。

一边学习一边教。 年轻的陈征热情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从此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国内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唯一可以选择的经济学书也摘自《资本论》。 为了好好上课,陈征决心读《资本论》。 三卷难解的理论,陈征反复研究,咬一点。

因为基本上不善于理解,摸不着头脑,所以通俗易懂地介绍基本的文案,证明其经过,不知道反复看了几次。 ‘ 触及了《资本论》的大门。 陈征说。

之后,陈征除了广泛浏览相关书籍和资料外,还在党校进修,得到名师的指导,找同学进行切磋。 越深入研究,体会就越深。 他逐渐坚定了深入研究《资本论》的决心和信心。

1955年,陈征就职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发表课程之一是《资本论》。 在第一期业余学习班,学生们经常出差,所以希望陈征为他们的自学发表讲话。 陈征不保存,将自己的演讲稿活字并列印刷,不仅供学生参考,也供各县讲师团参考。

【快讯】一生“读”一书 照亮前行路

学生们反响说:“即使不听讲座,光看演讲稿基本上就能读《资本论》了。” 学员获得的讲稿实际上是根据学员的听讲、讨论情况,反复研究、整理、改编、充实的成果。

我总是对《资本论》的研究抱有信心和动力。 陈征说,理论最大的魅力是看透古今,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20世纪60年代,陈征曾被派往农村,上午劳动,晚上开会。 他利用休息时间学习《资本论》和相关资料,结合当时的农村情况,更深入地研究了我国的农业和农民问题。

改革开放后,社会上掀起了学习《资本论》的热潮。 由于《资本论》晦涩难懂,陈征进一步整理、编辑党校课堂上的演讲稿,命名为《资本论》解说,相继出版。

《〈《资本论》解说》不仅记载了原典要点的难点,也记载了所提到的典故、历史资料以及译文原文中笔法的错误之处。 陈征倾注心血的这部着作,据说是我国首部《资本论》全3卷的系统解说著作。

《〈资本论〉解说》重印,作为教材被全国各地的学校广泛采用。 有人说《资本论》解说培养了一代经济学家。 也有人把学习《资本论》的收获应用于政治,从商开始实际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陈欣喜说,这充分显示了《资本论》的巨大学术威力和思想作用。

标题:【快讯】一生“读”一书 照亮前行路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18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