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5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武汉6月6日电(记者李思远)端午将至,屈原的故乡湖北西归到处弥漫着艾蒿和糯米的香气。

秭归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 千年来,关于屈原的口头文学、民间传说、诗词歌赋和神话广泛流传于秭归,形成了形式独特的以前流传下来的习俗和文化。 在穗归包粽子,戴香包,挂艾蒿,划龙舟,比划诗会,端午比年大,比春节过得更隆重。 同时,每年秣归人过三个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头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是最后一个端午。

【快讯】屈原故里秭归:让文化在节庆中“活”起来

6日10点左右,在三峡水库最初的徐家冲港湾,由12条前传工艺制成的龙舟在河面上缓缓绕行,进行了祈祷。 广阔的河面上飘扬着旗帜,漂浮着波浪的痕迹。

有 角,心有肝。 全身雪白,半世煎。 流传于穗归的粽子歌,赋予了粽子丰富的内涵。 穗端午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郑承志说,穗归粽与其他地方的粽子不同,通常呈细长、棱角分明的三角锥,原料只有一个枣。 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刚正不阿。 红枣是屈原的忠实。 蓝色粽子的叶子和白色糯米象征着屈原两袖的清风、清爽。 煮半生煎的话,指的是做粽子需要时间,和暗含屈原一生的流浪。

【快讯】屈原故里秭归:让文化在节庆中“活”起来

每到端午,穗归都会在比赛诗之前流传下来,但这并不仅限于文人雅士。 成立于明清时期的骚坛诗社,成员多为农民。 这些自称泥脚的诗人,白天拿着锄头耕作,晚上握着笔写春秋,农闲的时候也偶尔聚会,端午节在屈原庙前吟诗,让端午回归诗的本质。

【快讯】屈原故里秭归:让文化在节庆中“活”起来

近年来,秭归县非常重视屈原文化的传承和快速发展。 脱离,背诵楚辞,穗归每年组织集体朗诵大会,鼓励青少年以前就有文化流传。

古老的制茶技术、朴素的竹编工具、美丽的峡湾木雕… … 端午节前夕,文化部门摆出文化盛宴,将散落在民间的文化艺术瑰宝纳入景区,纳入社区,看人看东西看生活。

活着几种非遗产文化。 汉代兴起的三陆绣被广泛用于端午香包的制作。 2019年,秭归多次举办流传至今的刺绣培训班,培训100多名刺绣妈妈,将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

标题:【快讯】屈原故里秭归:让文化在节庆中“活”起来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19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