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4字,读完约3分钟

□王晓阳(绵阳)

看,这是明代第一冠军牌坊,这是清嘉庆二十二年入士庄瑶的殿试卷,这是古代学子最辉煌的金榜题名时刻&hellip。 … 年末,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随着解说员的诱惑,我和全国晚报采访团的记者们被馆内珍贵的文物、精巧的场面设计所吸引。 没想到考试制度这么丰富和独特的博物馆。 大家都由衷地感叹。

【快讯】走进"地下宝匣"——探访中国科举博物馆

夜幕下的十里秦淮车是水马龙,一如往昔繁荣。 孔子庙美丽辉煌,人流如织。 仔细追赶远方,明德变厚,取自“大学”,闪耀着绵延500年的明远楼的灯光,反映出江南贡院的规模和厚度,其地下,是被称为地下宝箱的中国科举博物馆。

【快讯】走进"地下宝匣"——探访中国科举博物馆

中国科举博物馆是江南贡院扩建的。 江南贡院建于南宋主干道4年(公元1168年),鼎盛时期占地30万平方米,拥有号舍20644间,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参加考试,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科举考试场。 明清时期从这里出来的名人被称为古代官员的摇篮。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千年化石和兴衰成败的历史证明,也是科举制度文明有形遗产的直观表现。

【快讯】走进"地下宝匣"——探访中国科举博物馆

博物馆主体长36米,宽36米,高20米,采取下沉式设计,整体下沉至地下20米,上部为方形水池,其形状如砚,形似镜鉴,以历史为鉴 池塘面积正好1300平方米,意味着1300年的科举历史。

要参观博物馆,首先从上到下四层130米,一米象征十年,再次寓意着1300年的科举历史。 我们走下马路,渐渐远离市井的喧嚣,看到两侧的墙上嵌着黛瓦,另一面是数不胜数的竹简。 瓦堆积起来的形状,就像鱼鳞一样,意味着古代无数官员通过了科举考试并完成了‘ 鱼跃龙门的转换; 竹简含蓄,如果想实现的话‘ 鱼跳龙门,只是勤奋学习。 解说员解开谜语后,科举的要素无处不在。

【快讯】走进"地下宝匣"——探访中国科举博物馆

站在地下负4层,仿佛在院子里一样,被周围的池子包围着,从环状的天花板上看,可以清楚地看到星空。 院子中央有四层通高的魁星堂,魁星点斗周围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被灯光照耀得熠熠生辉,象征着科举考试的最高目标。

沿着自动扶梯从下往上,博物馆主体一层一层地展开。 实物一出现,或虚拟一演,我们仿佛走在科举历史的隧道里,科举制度在隋的建立、唐的完善、宋的改革、元的时代中陨落,从明朝的鼎盛、清朝的灭亡历史,到恍惚之间跨越了一千年。

【快讯】走进"地下宝匣"——探访中国科举博物馆

除 序厅外,主馆内为国求贤鱼龙变化金榜题名金陵佳话源远流长等五个展厅,其影响包括科举制度的快速发展历程、古代考试历史、金榜题名的社会影响、江南贡院与南京城市文化关系、科举文化对近代考试以及东亚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 五个展厅与馆体北侧的明远楼、号舍、贡院碑文和南侧的魁星亭、东西官庠等相互补充,展现了科举制度的历史全貌。

【快讯】走进"地下宝匣"——探访中国科举博物馆

进入序厅,映入眼帘的是明代科第世家的鸟居。 这是博物馆镇馆之宝,是明朝廷奖励第一位状元吴伯宗的牌坊。 吴伯宗在洪武年间参加了科学考试,乡考、会考和殿试都获得了第一名,连续中三元,被誉为明开科第一的冠军,这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 牌坊采用典型的明代石雕技术,在当时的吴伯宗中成为冠军后,府报、省报、京报讲述了绵绵热闹的景象,隐喻普通人通过科举考试,就有机会展现才华,照亮门庭。

标题:【快讯】走进"地下宝匣"——探访中国科举博物馆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20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