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4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网鲁山12月6日电(记者董飞)冬季,河南省鲁山县的工厂从几十台前开始就响起了织机。 这两年,当地为了继承有千年历史的鲁山丝绸,救助性恢复了蚕丝古法织艺。 吸纳贫困村民工作,学习制作技术,帮助脱贫。

据《鲁山县志》记载,鲁山丝绸始于夏季,唐朝兴盛。 民间文化学家鲁山县作家协会主席叶剑秀在阅读史料时发现,在唐朝鲁山丝绸被列为供品,走的是大唐通往世界的丝绸之路,销往中亚、西亚各国。

根据叶剑秀的研究,民国初年,仅鲁山县4棵树乡就有48家缫丝行,县城有200多家房屋,织布机达5000台,外宾长期坐庄收购。 此后战乱频发,交通受阻,销路不畅,丝绸锐减,纺织品衰退。

新中国成立后,鲁山为了迅速发展丝绸业,建设了国营的缫丝厂和丝绸厂,并设立了蚕业局的专门部门帮助蚕农养蚕。 至今鲁山县的许多农民仍在养蚕,大多被粗加工成丝绸,但很少见到丝绸。

发现 鲁山丝绸分为山丝绸和家丝绸两大类。 丝绸是从柞坂放养的蚕茧抽丝,家里的丝绸是从室内饲养的桑叶的蚕茧抽丝加工而成的。

根据叶剑秀的调查,鲁山丝绸的制造技术精密复杂,需要时间,一个工匠要精通这项技术需要5到10年,掌握整个技术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是继承备份的力量不足。 鲁山丝绸已经停产20多年,目前全县只有一家丝绸公司在生产。 现为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快讯】河南鲁山恢复千年丝绸古法织艺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意识的增强和人们对绿色生活的追求,聪明的鲁山人曾经把璀璨的茧丝绸瞄准眼球,诞生了许多加工公司。 一个叫仙女织的蚕业养殖合作社在民间发掘之前传授了丝绸技术,使蚕丝古法织艺得到了紧急恢复。 吸收了当地许多蚕丝古法织艺传承人。

【快讯】河南鲁山恢复千年丝绸古法织艺

记者最近在仙女织蚕业养殖合作社的生产现场,看到几十台织机唏嘘不已,工人们忙得不可开交。 鲁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李海军表示,该公司不仅恢复了旧蚕丝被工艺,还带动了69户贫困村民的就业。

鲁山蚕多在山野间养殖,蚕业养殖合作社的扶贫工厂也分布在当地许多乡村,将贫困村民吸纳到附近参与该产业的加工事业。 李海军还介绍说,未来要重点支持蚕业养殖、蚕丝加工业快速发展,使用企业+农户进行援助,安排贫困村民就业,加快当地贫困群众脱贫步伐。 (完)

【快讯】河南鲁山恢复千年丝绸古法织艺

李志

标题:【快讯】河南鲁山恢复千年丝绸古法织艺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20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