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87字,读完约2分钟

石鼓书院。 中新网记者宋宇晟拍摄

中新网客户端衡阳11月27日电(记者宋宇晟)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 湖南衡阳人说,书院在当地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千年来,这里的书院发生了什么变化?

11月26日,记者按照语境赞美中华·。 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一行人进入衡阳石鼓书院。

民国时期的石鼓书院旧照。 中新网记者宋宇晟从石鼓书院拍摄

书院崛起

唐代开始,衡州地区开始设立书院。 据当地统计,唐代已有4所书院,宋代15所,元代5所,明代22所,清代69余所。

书院的崛起推动了教育的快速发展,使衡州地区成为湖湘文化兴盛之地。

中国历史上的书院多为民间色彩浓厚,而衡阳的石鼓书院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却带有明显的官方色彩。

书院是从唐人李宽的私人读书开始的。 宋代政府介入,成为衡州学。元代将其视为官学,纳入学官体制。 直到明清两代,石鼓书院都设置为州、府单位,但官方色彩依然浓厚。

石鼓书院破坏后的照片。 中新网记者宋宇晟从石鼓书院拍摄

从清末开始改建为炮火

这种情况持续到清末。

1901年,清政府颁布了新政。 第二年,石鼓书院改为衡阳县高等小学堂。

其教育文案也从以前流传下来的四书五经扩展到政治、历史、地理、修身、博物、数学等课程。

1918年,学堂改为县立示范初级小学。 1932年学校搬迁,与当时的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合并,成为衡阳县立第一小学。

到1942年,衡阳正式设市,石鼓书院旧址为衡阳市立师范学校校舍。

1944年夏天,侵华日军以十多万兵力攻陷衡阳城。

千年学府石鼓书院也在炮火中遭到破坏。

今天的石鼓书院。 中新网记者宋宇晟拍摄

标题:【快讯】走进石鼓书院:毁于战火的千年学府怎么绵延至今?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20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