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3字,读完约3分钟

葵贴烙画《清明上河图》

作者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展示以前流传下来的葵艺的魅力

葵贴烙画《清明上河图》局部。

葵贴烙画《清明上河图》全景。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建广、龙成通

长7.5米,约2750片葵叶贴画心,技术人员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上面手工制作烧画,整个烧画分为放牧地、河流、街道三大部分,画中有700多人形状不同,但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昨天上午,记者在江门市新会区葵博园的展览室里,看到了大型葵贴烙印《清明上河图》。 细心精致的画再现了清明时期北宋都城的繁华景象,也展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葵艺的魅力。

据了解,江门市新会区从东晋时期开始栽培和加工蒲葵,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所以新会又是有名的葵乡。 海葵全身是宝,可制作海葵扇、葵工艺品和葵日用品3个500多个品种,产品曾远销英、法、美、智利、秘鲁等24个国家和地区。 清末民初,新会葵扇的销售额每年超过1亿柄。 优秀的葵类工艺品闻名中外,曾在许多国家参展。 我知道最有价值的是竹箧绘扇。 图画扇是贴上扇子的画的,师傅以竹笋的表皮为原料,浸泡表面的纤维上色后,用刀具和剪纸技术一点一点地剪下来,小心翼翼地贴在织扇上,看起来很简单的技术是10位师傅花了3个月制作了竹图画扇。 新会葵艺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快讯】葵贴烙画《清明上河图》

新会葵艺繁多复杂,历经日晒、切割、烘烤、炒面、刨花、漂白、染、合、织、刺绣、画等20多个工序。 葵烙《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余惠云告诉记者,我出生在新会当地的农村,从小接触葵扇,懂一点葵艺。 因为喜欢画画,在新会技工学校学习时,成为学校第一个工艺美术和葵艺专业的学生,有机会主攻新会葵艺。 余惠云告诉记者,随着时间的发展,工业产品作为葵产品的替代品越来越普及,葵产品的诉求和销量日益式微,葵工艺品目前正在向工艺品转型。 技术学校毕业后,我留校当了老师。 我想通过作品来提高自己的葵艺水平,也展示葵艺的魅力。 之后,在葵叶上画了一幅烧画“清明上河图”。 她说,烧《清明上河图》不容易。 一是在葵叶的选择上,颜色、厚度必须一致。 另外,还必须解决日晒、切割、烘烤、烘烤等技术。 第二个是烙印的时候,葵叶没有原稿,有一个错误,整个画可能会被重做。 所以,这幅画前后花了一年多。

【快讯】葵贴烙画《清明上河图》

余惠云说,葵通过贴上烙印《清明上河图》,自己的技艺有了明显的提高。 现在,我离开学校,从事葵艺的工作。 我想宣传这个技术,继承下去。

标题:【快讯】葵贴烙画《清明上河图》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2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