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9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社兰州9月26日电题:大山的羌藏银匠:金银刺绣兴衰百年工艺传

中新社记者南如卓玛

47岁的薛玉玲在甘南舟曲和迭部一带,是为居住在大山的羌藏民族装饰西藏的唯一银匠。 她是家族的第五代传承人。

藏饰通常由天然宝石、动物骨骼、藏银、藏铜手工制作。 馆藏材质图案多赋予吉祥寓意,藏传佛教色彩浓厚。 在西藏地区,人们穿着奢华的西藏装饰,不仅表现美,还象征着富裕和高贵。 根据以前流传下来的习俗,西藏装饰与西藏万千家族的荣辱兴衰密切相关。

【快讯】大山里的羌藏银匠:金银“绣”兴衰 百年工艺传

薛玉玲生活的舟曲县花年村位于两座山中间夹着河流的山麓。 藏族赵山涉水慕名经常来,为了安慰即将结婚的女儿、过家家的媳妇、或者年迈的老人,风尘仆仆地来找薛玉玲。 从头到脚都可以穿着,种类繁多,工序更繁杂,最简单的工序也有上百种。 她说

【快讯】大山里的羌藏银匠:金银“绣”兴衰 百年工艺传

薛玉玲从小就和父亲一起学西藏装饰,已经30多年了。 这是祖先传入的技艺,通常是男性不传女性,甚至不外传。 最近,她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家里生了七个女儿,最终父亲选择了她的传承,招募儿子,一辈子在家敲击、刻印、镶嵌、焊接、烧、煮、洗&hellip。 …

【快讯】大山里的羌藏银匠:金银“绣”兴衰 百年工艺传

盛行于舟曲县白龙江上游和迭部县下垛地区的羌藏饰品,分为头饰、耳饰、领子饰、辫饰、胸饰、手饰等。 记者在薛玉玲的工作人员中间看到头饰里有贺泽(银轮)、恋尔。 耳饰上有纳尔; 衣领上装饰着云五。 辫子上装饰着尼度兹(银币)。 胸前装饰着尼豪、壳胡(釜)、项兹壶(口铉琴套)的手里装饰着德欧(手镯)、泽喜(戒指)等。

【快讯】大山里的羌藏银匠:金银“绣”兴衰 百年工艺传

舟曲县政府表示,这些古老而美丽的西藏装饰记录了该地区羌藏民族对宗教信仰、民间智慧、神话传说、万物起源、民族记忆等的朴素表现,佩戴至今仍盛行。

现在西藏地区生活条件变好,农牧民经济富裕,找薛玉玲的人越来越多。 20多年前,一对尼度兹10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现在变成了8000多元。 一套,最便宜的价钱要三五万元。

用炭火将金银板加热到高温后,浇花、包金、刻花,再制成各种边丝,均用手拆线,最后嵌入珠子在热水中煮沸清洗,确保颜色明亮。 薛玉玲说,由于工艺繁多、纷繁辛苦,自己的三个女儿一开始并不热衷于继承这百年的技艺。 但最终,长女继承了母亲的衣钵,现在正在家里学习这种纯粹手工制作的西藏装饰技术。

【快讯】大山里的羌藏银匠:金银“绣”兴衰 百年工艺传

薛玉玲认为,自己的一生为朴素的西藏人戴上金银,用指尖绣上金银,见证了藏区翻天覆地的一些变化和千家万户的荣辱兴衰。 她说,即使在最痛苦的日子里,所有来找她的人,脸上都充满了幸福的笑容。 这是一项充满民族记忆的幸福事业。

【快讯】大山里的羌藏银匠:金银“绣”兴衰 百年工艺传

:郭成

标题:【快讯】大山里的羌藏银匠:金银“绣”兴衰 百年工艺传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2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