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0字,读完约2分钟

图为定州王氏绾丝第7代传人王鹏巍(右)向参观者介绍中国蚕丝。 中新社记者翟羽佳摄

中新社石家庄4月1日电题:世界非遗丝:时刻的丝路

作者裴国荣李茜

最近,在以丝中圣绢为主角的作品展上,花了3年制作的清朝顺治帝龙袍吸引观众。 在现场,河北定州王氏丝绸第七代传人王鹏圩让观众体验丝绸的制作方法,用手中的千丝万缕展现了中国古代帝王文化。

蚕丝以蚕丝、金丝等为原料,为通经断纬的技法,将图案镂空,也称为刻丝和克丝,是中国以前流传的丝织艺术品的精华,装饰性优良。 唐宋以来,丝绸作为皇家御用纺织品,经常用于制作帝后服装、御真(御容像)和临摹名人的书画,有一寸丝绸一寸的金之说。 2009年,蚕丝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术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快讯】世界“非遗”缂丝:刻在时光里的“丝路”

河北定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茶马互市、南北物资交流繁荣之地,是中国蚕丝的发源地。

现年50岁的王鹏威自书香门之首,从小传入中国的文化情有独钟。 长大后,她知道丝中的圣廷起源于自己家乡的定州,并拜王氏廷世家的第六代王建江为师。

王鹏威表示,蚕丝一般以素色生丝为经纱,以颜色较深的蚕丝为纬纱,各色蚕丝导入竹梭,有时艺人需要数百只竹梭来解决。 根据纱线的拉伸情况,1厘米会有千丝万缕的变化。 织错了不马上修改的话,只有剪重织了。 这需要艺人精益求精的精神。

【快讯】世界“非遗”缂丝:刻在时光里的“丝路”

另外,由于用蚕丝织的图案两面一致,要求艺人在织的过程中一定要拿着镜子进行核对。 王鹏说,这就像人类表里一样,丝绸一千年不坏,是帝王的文化,必须有大国工匠的精神,必须细心。

王鹏圩的指尖下,丝绸颜色变化丰富自然,豪华如龙袍凤霞,雅致如丹青翰墨,写意如水,色彩斑斓如花鸟。

但是,由于收线技术难以掌握、收线产品市场太小等因素,这项技术逐渐被世人所遗忘。 为了拯救这个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王鹏威和家人4代共筹集了30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蚕丝方面的文献整理、工具恢复。

王鹏巍回顾说,在当时的市场上,不容易找到编织机、穿梭机、筘等工具,而是找到老艺人画画、根据图案让工匠摸索。

王鹏威认为,定州作为蚕丝的发源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 为了弘扬家乡文化,她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定州特色的丝绸作品。 例如,承载着定州古城历史文化的《千年不倒树》、《定州塔》、《贡院》、《定州物语》等。

标题:【快讯】世界“非遗”缂丝:刻在时光里的“丝路”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23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