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02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日电(袁秀月)的节目向数亿级观众展示了文物,改变了我们许多过去的构想。 最近,在一次研讨会上,文化与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谈到“国家宝藏”时表示: 从纪录片《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到综艺《国家宝藏》,这两年文博类节目迎来了大爆发,不仅将博物馆的热度从线上带到了线上,还将观众的观念转变、博物馆经营、媒体。

【快讯】热潮后的冷思考 文博类节目带来那些新变化?

《国家宝藏》海报

从鉴宝发财梦到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

博物馆和电视的合作由来已久。 2002年,《文物保护法》对民间收藏制定了新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收藏的文物可以依法流通。 之后,2003年,民间藏品进入电视屏幕,出现了许多监宝节目,引发收藏热。

十几年来,鉴宝节目也兴起以来备受争议,文物的经济价值逐渐成为节目的焦点。 每个人都带着东西来电视台,几乎都做着发财的梦。 国家宝藏》主持人张国立表示,目前的文博类节目基本上清除了个人的发财梦,正在走向新的模式。

【快讯】热潮后的冷思考 文博类节目带来那些新变化?

博物馆展示的是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见证人,重点不应放在重要性、宝贵性上,而应放在见证人身上。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先生这样说道。

资料图:故宫《国家宝藏》特展。 中新社记者杜洋摄影

关注“故宫修文物”的工匠先生,“国宝的话就说”用文物讲中华文明。 在《国家宝藏》中,这种观念的转变总是相互勾结的,从藏品的选择到藏品的表现和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一直是主角。

上博馆馆长杨志刚先生认为,这种传达有助于全民树立正确的文物观念。 这个宝贝的价值是多少? 问文物背后是什么故事。

《国家宝藏》的热播给博物馆带来了很多观众,九大博物馆的观众数量增加,观光模式也匆匆停下了脚步。 龙良表示,今年春节期间,南京博物馆观众达到11.7万人,观众停留时间为3小时45分。

很久以前,人们进入故宫是看皇帝住在哪里,在哪里结婚等,然后就出去了。 单霁翔说,现在很多观众抱着学习的态度,以听故事为目的来的。

标题:【快讯】热潮后的冷思考 文博类节目带来那些新变化?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23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