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0字,读完约2分钟

于也童高爽

元宵节期间,在辽宁大剧院组织的文化展示展活动中,以前从中国传来制笔绝技的沈阳胡魁章笔庄展台吸引了众多观众。 今年80岁的刘春兰练习书法已经将近70年了。 老人的话说了中国许多书法爱好者胡魁章情怀。 我从小就很喜欢书法。 那个时候,谁会用胡魁章的钢笔,走路的时候也有点骄傲。

【快讯】探访沈阳百年“胡魁章”

胡魁章笔庄成立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是中国三大名笔之一,延续了手工笔古法至今,以不变的工匠精神继承了手工笔艺。 庄于1993年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7年被列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沈阳繁华的中街商圈附近,一个略带褪色的红色招牌上写着胡魁章笔庄几个大字。 岁月不改专诚一志,历经百年古法精良贴在门柱上鲜红的春联,静静诉说着百年老字号胡魁章笔庄的坚守与辉煌。

根据 ,一支毛笔需要经过独特的浸渍、拔出、垫、齐、梳、选等40多个工序的解决,有的工序要重复十几次,越来越多。 经过古法制作的毛笔集锋,含团毫米、墨吐墨均匀,书写效果温润不失锋。 笔庄负责人朱晓宇对记者说:由于多次重复古法制笔,笔庄目前销售的毛笔都出自两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手,每天十几支的产量往往供不应求。

【快讯】探访沈阳百年“胡魁章”

在胡魁章笔庄的生产现场,两个师傅面对面地做着笔。 负责水盆环节的李世美师傅左手抓狼毛,右手拿牛骨梳,反复梳理,弄湿。 负责桌子环节的张国茹师傅坐在窗前对着阳光选笔,整个身体只有指尖微微颤抖。 刚拔毛的笔需要用牛骨梳理8万多次,需要半个多月,才能不伤笔锋。 朱晓宇说

【快讯】探访沈阳百年“胡魁章”

笔庄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没有继承人。 对此,朱晓宇满充满焦虑,学习古法制笔的过程非常漫长,学徒第一年无从下手,只能看。 的选材、选材、成套钢笔雕刻、水盆、干桌、制笔四个环节,彼此都不掌握技术,如果其中有一部分环节,技术就会消失。 因为见习期间不能生产任何产品,影响师傅的钢笔制作,所以在这些年前后召集了数百人,至今没有一个体力学会。

【快讯】探访沈阳百年“胡魁章”

为了不失去技能,朱社长做了很多尝试,抓住一切机会宣传技术,让古法制笔继任。 老字号的衰败是时代的变迁,大部分以前流传下来的手工艺都面临着失去的困境,只要真的爱做钢笔,有毅力的年轻人会来学习,我和几个师傅都会举双手欢迎。 朱晓宇说,只要我们这样的人活着,就必须让胡魁章存在制作钢笔的技术。

标题:【快讯】探访沈阳百年“胡魁章”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23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