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49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网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孙自法)中耳对哺乳动物的听力很重要,哺乳动物如何从下颌中耳进化到典型哺乳动物中耳的相关研究,是早期哺乳动物进化研究的热点之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的研究小组最近通过对距今约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多瘤齿兽类新物种——盖氏热河俊兽化石的研究,提出了这种哺乳动物中耳进化模型:这种哺乳动物独特的颞下颌关节及其取食方法,称为中耳关节。

【快讯】中科院团队研究提出一种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新模式

中科院古脊椎所王海冰、汪元青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共同完成的这项关于早期哺乳动物中耳进化的重要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8日凌晨由国际权威学术杂志《自然》在线发表。

成果论文的第一作者王海冰助理研究员介绍说,在脊椎动物的进化历史上,哺乳动物中耳经历了下颌中耳、过渡型中耳、典型哺乳动物中耳三个进化阶段,不同中耳进化阶段在各哺乳动物支系发生的时间和机制一直是研究的难点。 关于下颌中耳向典型哺乳动物中耳的演化机制,脑颅膨胀和负向异速生长是两种较为常见的假说。 但是,随着化石研究和现生动物胚胎发育学的发展,这两种假说的支持有所减弱。

【快讯】中科院团队研究提出一种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新模式

中科院研究小组经过长期室内仔细维修、数据解析和研究,在辽宁凌源发现的盖氏热河俊兽化石代表了异兽类(多瘤齿兽类+贼兽类)中多瘤齿兽类始俊兽科的新种,其正型标本具有完善的中耳结构,研究早期哺乳动物耳区的演化

据王海冰介绍,基于盖氏热河俊兽化石展开的形态学和系统发育的分解研究结果,研究小组对哺乳动物中耳的进化机制提出了新的假设,在中生代哺乳动物中,异兽类至少存在于中/晚侏罗世(约1.6亿年前,

他指出异兽类牙齿骨鳞骨颞下颌关节方法独特,关节开放,可支持下颌大幅前后方向活动,其进化机制为异兽类独特的颞下颌脱离提供了比其他类群更明显的选择压力,从而加速了中耳的进化。

李志

标题:【快讯】中科院团队研究提出一种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新模式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18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