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8字,读完约3分钟

当限流成为常态

在过去暑假旅游盛行的季节,许多游客来到故宫、敦煌莫高窟这样有名的文化遗产地,但由于限流而被挡在了门外。 有人不能理解,也有人不抱怨。 但是,不得不承认,文化遗产地限流已经成为常态。

敦煌莫高窟从去年9月11日开始实行参观预约制,每天的最大游客载客量控制在6000人。 故宫博物院从去年6月13日开始试行每日限流8万和实名制售票措施,目前已实现全年常态化限流。 秦始皇陵博物院从去年10月1日开始,每天限制65000人。 除了这些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地,贵州黄果树大瀑布、四川九寨沟等风景区也实施了限流。

【快讯】文化遗产地的限流不能一“限”了之

在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利用上,确实存在一次问题。 像许多文化遗产地,特别是敦煌莫高窟一样,其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观众拥挤、照片闪光、甚至呼气二氧化碳都会对石窟和壁画造成一定的破坏。 基于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限流是在综合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的方案。 此外,限流也是为了游客的安全考虑的,大量游客参观会很拥挤,导致安全隐患的限流也有助于游客合理安排时间,错峰参观,提高体验。

【快讯】文化遗产地的限流不能一“限”了之

另外,还必须看到,文化遗产地的限流是不可以有限的。 相关管理部门必须更好地扩大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限流,扩大购票渠道,为游客提前订票提供便利的服务有限后的游客,可以到现场观光 故宫博物院在实施限流后,将为观众购票团队配备专业员工,提供票务咨询和拉票服务,提高购票效率。 加强限流预警和现场管理措施,必要时增加工作人员做好限流前后观众疏导和协调工作,保障限流措施的顺利执行。

【快讯】文化遗产地的限流不能一“限”了之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文化遗产地的科学保护和迅速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许多文化遗产地推进数字化建设,敦煌研究院设立了数字展示中心,参观莫高窟分为前端看数字展示中心,后端看石窟的方法。 游客在进入莫高窟前观看两部20分钟的主题电影和球幕电影,了解莫高窟文化后,乘坐摆渡车前往洞穴实体参观。 通过更高的科技含量、更丰富多彩的手段,可以让游客了解灿烂的文化遗产,享受多重体验,无法进入现场的游客,在场不留遗憾,是个好方法。

【快讯】文化遗产地的限流不能一“限”了之

限流成为常态,意味着文化旅游进入了新的阶段。 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地寻求保护与开放的平衡,充分考虑游客的诉求,进入科学管理模式。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下一步,故宫博物院将搞错山峰预约,提高观众的观光体验和质量。 由于现代化手段的辅助,旅游更加科学合理。 这种旅游模式的变化,有助于减少开放对文物保护的压力,同时提高文化遗产地游客的承载量,使游客更好地欣赏艺术,达到文物保护和开放利用的双赢。 另外,限流也对游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验了游客的素质。 游客需要合理安排出行,在网上购票,做作业,感受文化底蕴。

【快讯】文化遗产地的限流不能一“限”了之

李志

标题:【快讯】文化遗产地的限流不能一“限”了之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2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