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3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社北京2月8日电(记者应妮) 600岁以上的《永乐大典》的一些珍品从8日开始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展出。 观众可以在现场临摹《永乐大典》的树叶。

本书《永乐大典》的凌花双龟背图,被建筑师朱炳仁在国家典籍博物馆设计大门采用。 钟欣拍

以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而闻名的鸿篇巨着《永乐大典》,明朝成书时为1万1095本。 目前已知的在世仅有400册左右,其中224册为国家图书馆收藏(包括暂定藏台湾的62册、新藏1册)。

在这个展览会上,展示着1983年从山东省矿业町发现并收藏的《永乐大典》。 工作人员说,这本书被发现时,书的天头锚部分像鞋一样被砍了。 幸运的是,当时的农家女性不识字,但从先祖袭击的敬字惜纸以前就流传下来了,这本书《大典》的文案完整留存。 有趣的是,这本书的凌花双龟背图被建筑师朱炳仁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的设计门口采用。

【快讯】《永乐大典》亮相中国国家图书馆

另一部展出作品将于2007年从海外回归。 当时,全国古籍调查专家意外发现,加拿大籍华人袁女士手里藏着一本《永乐大典》。 专家组经4次鉴定,认定为明嘉靖年间《永乐大典》写书的零本,明代包里背着旧衣服,前后书衣服齐全,质量良好。 之后,这本书回到祖国,进入国家图书馆,为海外西藏中华典籍以各种形式回归,保护起到了示范作用。

【快讯】《永乐大典》亮相中国国家图书馆

孩子们在现场展示写手的成果。 钟欣拍

另外,在这十年中,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了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大学的图书馆收藏的共57本《永乐大典》,并以此方法实现了回归。

这次展览的特点是,国图从馆藏的《永乐大典》中选取一点吉利、贴近生活的树叶,做成抄本的叶子,在观众现场临摹,用实际行动与国宝交流。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表示,《永乐大典》是中华典籍文化集散流变、悲欢离合的缩影,其本身具有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教育意义。 这个展览旨在让更多人了解《永乐大典》,让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成为社会的自觉行动。

【快讯】《永乐大典》亮相中国国家图书馆

据说 展览会将持续到3月2日。

标题:【快讯】《永乐大典》亮相中国国家图书馆

地址:http://www.mahamoni.com.cn//myjy/23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