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讯】吉林东部发现近30处旧石器时代遗址
新华社长春5月6日电(记者张博宇)记者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学家从3月开始进行长白山地区旧石器考古学比较的专项调查,截至4月底,已发现遗迹和采集点220个,各类遗物
-
【快讯】戏曲“线上见” 以前传下来别样美
疫情期间,各地剧场停止营业,不少戏曲院团和戏曲名家纷纷将艺术活动搬到网上。 例如,在前几天举行的东方之韵戏曲展览会上,北京、昆、沪、越、淮、评等剧种连续5天进行网络
-
【快讯】青年作家曾散:挺起青春的脊梁
曾散:增长青春的脊梁骨(作家的近况) 2月26日,天气有点昏暗,青年作家凋零的心情沉重而紧张,有用笔记本记录疫情防控故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中国作协赴武汉采访团的成员,
-
【快讯】游记散文:步履间感受时代的脉动
新时代middot新文论】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 这个五一节,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一边遵守基本的防护要求,一边到户外去,放松身心,缓解情绪,感受自然的芳香和春
-
【快讯】从《清平乐》看宋代审美
有名的汉学家、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包华石教授曾说过,宋代的事件,看起来就像在我们周围发生的一样。 唐代的事件离现在很远,古代很有生机,所以宋代可以视为中国社会现代性的源
-
【快讯】博洛尼亚童书展2020年度最佳童书出版社花落中国
中新网北京5月6日报道,世界著名的博洛尼亚儿童书展日前通过世界广播的方法,中国接力出版社获得了博洛尼亚年度最佳儿童书出版社大奖( bop-bolognaprizebestchildren & # 39 )。 年度发布
-
【快讯】辽宁文物保护民间力量:走街访古唤醒文化记忆
中新网沈阳5月7日电题:辽宁文物保护民间力量:走在街上逛古唤醒文化记忆 作者李晟 似乎开着文保志愿者陈赫的朋友圈,游历辽宁各地的史迹、遗迹。 建于1074年的辽代古塔、北魏拓跋
-
【快讯】网文平台应该怎么变
五一小长假、读书平台版权风波引起关注,平台与作者、收款与免费、版权与收益矛盾加剧。 有810万作者的网络文学平台的快速发展模式如何持续,构建什么样的新生态? 这不仅是读
-
【快讯】世界文化遗产大昭寺文物古迹保护工程启动
新华社拉萨5月7日电(记者春拉)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文物局获悉,整个大昭寺的安防、消防、电力提升改造及文物保护工程近期相继实施,工程累计投资达4000万元。 拉萨市文物局局
-
【快讯】中埃音乐人携手演绎抗疫“云端交响曲”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特稿:在无疫情边界的音乐暖心记录中,音乐人将携手演绎疫情云端交响曲。 新华社记者区康徐扬吴丹妮 瘟疫、汹涌澎湃、跨界、危及生命。 音乐,治愈创伤,穿越
-
【快讯】山东济潍高速沿线新发现11处文物点
新华社济南5月7日电(记者孙晓辉)记者7日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经过一个多月的系统调查、勘探,考古队从济南沿潍坊高速公路共登记13处文物,章丘张家庄村遗址、青州市苏峪寺遗址
-
【快讯】中国嘉德首次携手佳士得 将呈献“2020+”主题合作
据中新网北京5月7日电记者报道,中国嘉德和佳士得7日宣布,双方将于今年9月在上海联袴提供+主题合作,双方将开展包括展览、拍卖在内的一系列创新合作。 据悉,通过进一步扩大市
-
【快讯】广东顺德动工修缮南宋古桥“贞女桥”
中新网佛山5月7日电(记者程景伟)记者7日从广东佛山顺德区龙江镇政府获悉,当地距今已有800年历史的南宋古桥贞女桥近日开始翻新。 贞女桥位于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文华路世口社区长
-
【快讯】全国多所高校公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全国许多大学发表了强基计划招生纲要 -名校出王牌专业进行招募 -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在85%以上。 -许多高中考核复印件参加体育测试。 -为录取学生制定个别培养方案。 对比社会关注的
-
【快讯】明清皇家档案馆皇史宬南院违建开拆
位于南池大街的皇史宬(音成)是明清时期皇家档案馆,也是中国现存唯一的砖瓦结构档案馆。 它分为南北两院。 由于历史原因,南院成了大杂院,违反了建设,私引电线问题很严重。
-
【快讯】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国外首家分院落户河北
中新社衡水5月8日电(记者崔志平李茜)记者8日从衡水学院获悉,著名欧洲音乐学府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分院在河北。 日前,被中国教育部批准设立,计划
-
【快讯】读书是一种“弯道超车”
读书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是弯道超车。 我们各自生命有限,时间有限,不能什么都实践,什么都实验。 通过读书认识大千世界,通过读书跨越时空,感悟别人的经验,感受别人的认识
-
【快讯】“白话文运动”中的异体成语
清末民初,文言文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严重脱节,民众难以深入了解。 黄遵宪、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我写口语统一白话废文言的白话文运动,白话报纸从初期的几十种激增到
-
【快讯】汉字经历了怎样的嬗变
【语言论坛】 汉字在世界上历史悠久,只采用了迄今为止的表意复制,汉字强大的生命力是如何实现的? 识别楷书未必能识别甲骨文,甲骨文是通过什么机制迅速发展成楷书的? 为什
-
【快讯】甲骨文与中国书写以前传下来
甲骨文是汉字的来源,汉字经过甲骨文、金文、大篆书、小篆书、所有者书、草书、行书、楷书、简化字的变化从来没有中断过。 习主席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的贺信中指出,